希望臺灣同胞認清“臺獨”的本質和危害,把握兩岸關系向前發展的時代潮流,與大陸同胞攜手并肩,順應歷史大勢、共擔民族大義,共同追求中華民族的光明前景。
唯一可以確定的是,此案拖得越久,人們就越能看清民進黨當局自詡“民主”與“法治”的虛偽。拿這點機關算盡的小聰明侮辱世人的智商,就不怕自己丟人現眼嗎?
在臺盟中央第七屆"大江論壇"上,臺灣各界人士代表通過現場致辭或視頻連線的形式,圍繞"促進和平統一,反對‘臺獨’分裂"的會議主題進行深入探討,凝聚智慧力量。
9月26日,第十二屆海峽論壇·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在福州召開。來自兩岸17所高校的專家學者相聚一堂,圍繞船政與兩岸共同抗敵御侮的主題展開研討。
“臺灣滯陸孩童父母自救會”近日向臺當局防疫主管部門和臺當局行政管理機構陳情,呼吁臺當局重視滯留大陸孩童的受教權等權益,盡快準許孩子們返回臺灣。
《反分裂國家法》實施15周年座談會5月29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出席并發表講話,引發海峽兩岸廣泛關注和熱議。
“五一”3天連假,臺灣地區不少景點和夜市出現回暖客流。商家和業者期盼更多人來以帶動消費、活絡經濟,但臺當局卻顯得猶豫許多,一些控制人潮的做法引發質疑。
3月18日,民進黨當局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宣稱與"美國在臺協會"簽署所謂"防疫伙伴關系聯合聲明",將"共同對抗源自中國武漢的新冠肺炎病毒"。這種表演姿態可鄙、令人作嘔。
在民進黨繼續執政、“臺獨”風險上升、兩岸關系更趨復雜嚴峻的形勢下,中國國民黨這個歷史超過百年的政黨將如何重新出發,扮演怎樣的角色,發揮怎樣的作用,備受各界關注。
93歲的李毅清穿著整潔的格紋西服,腰板挺直,神色自若,在京胡和鼓點的伴奏聲中,開唱折子戲《莊姬公主》。有一陣子沒唱戲,他一口氣要了四個戲牌,過過戲癮。
參與第六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的專家認為,深化兩岸融合發展,打造兩岸共同市場,推動"新四通",是新形勢下實現兩岸互利共贏、增強兩岸民眾獲得感的重要方式與路徑。
施政無能的蔡英文為拼連任用大陸"威脅"來轉移焦點,還要"綁架"臺灣民眾和她一起"克服挑戰""把危機化做轉機",何其可笑——誰才是當前臺灣的威脅和危機?不就是她自己嗎!
7月22日至27日,來自兩岸及香港31家媒體的40余名記者,赴南寧、河池、防城港、欽州等地展開為期一周的聯合采訪,實地感受廣西的民族風情與發展活力。
張元亨來自臺北,父親是第一代到深圳發展的臺商。2008年,他來到廣西,2012年與妻子共同打造高端主題烘焙咖啡餐吧。目前,張元亨與妻兒共同生活在南寧。
廣西與臺灣相隔千里,但兩地交流充滿生機活力。2019“海峽兩岸記者廣西行”聯合采訪團一行日前來到廣西南寧、防城港等地,記錄桂臺交流的新面貌和新故事。
6月29日,北京世園會迎來臺灣主題日活動。向山行、日月潭、時光路、農田里、山之巔、蘭花區,這些生機盎然的名字是臺灣園的六大景點,濃縮呈現了祖國寶島的迷人風情。
從撿餿水果充饑的貧家子弟,成長為擁有400多項發明專利、聲名遠播的臺灣“發明大王”,鄧鴻吉與命運頑強抗爭的勵志故事,曾經感動和激勵了無數臺灣同胞。